讓群眾少跑腿!山東近兩年超九成新生通過網上報名入學

5月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山東省高效辦成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情況。
為了讓家長們“少跑腿”“少交材料”,近年來,山東省教育廳采取了三個方面措施,逐步探索報名入學“網上辦”。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邢順峰說,山東省教育廳首先優化各地招生政策,以縣為單位梳理出有房產有戶籍、有戶籍沒房產、有房產沒戶籍、外來務工、優撫對象等5類入學群體。針對各個群體,分類確定孩子報名入學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本著“非必要不提供”的原則,將原來需提供的11類證明材料壓減到最多5類,降幅達55%。
2020年,山東省還開始探索報名平臺建設試點工作;2022年,各縣(市、區)已全部建成報名平臺,并在招生工作中投入使用。邢順峰說,報名平臺具有政策發布、學區劃分、政策咨詢、申請報名、材料提交、學校審核等功能,實現了家長在網上給孩子報名、學校在網上審核材料,初步解決了家長“跑腿”問題。
同時,全省教育部門認真落實全省開展“電子證照推廣應用”的要求,經山東省大數據局協調,將戶籍、居住證、房產、社保等11項居民數據信息調取到報名平臺中來。邢順峰說,以房產、戶口屬于同一學區的家庭為例,家長登錄平臺報名界面后,經人臉識別,孩子、戶口和房產等信息會自動彈出,家長僅需進行信息選擇和確認,即可一鍵完成報名申請。
據統計,2022年和2023年,山東省共有92.3%的家長選擇了網上給孩子報名入學。抽樣統計結果顯示,其中56.8%的家長實現了報名“零證明”辦理。得益于報名證明材料信息的自動調取和交互驗證,學校審核效率也大大提升,平均縮短審核時長70%以上。
今年年初,山東省被確定為“教育入學‘一件事’”全國集中攻關和創新示范地區。邢順峰說,下一步,山東將繼續優化入學政策,進一步減少家長提交證明材料的數量和招生平臺的數據核驗壓力。比如,對采用賦分錄取的地區,原則上除戶籍類型、居住情況、從業情況及房產類型外,取消其他賦分項目。
同時,山東省將對現有招生平臺進行優化提升。邢順峰表示,平臺將在實現政策查詢、數據調用、報名錄取等功能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利用平臺進行陽光分班并提供分班結果查詢。
此外,山東還將繼續保留線下報名點,主要服務于使用網絡不便,或因所需信息不全無法通過數據核驗的家庭。對線下辦理家長,一方面由幫辦代辦人員協助線上辦理及提交申請,或“一次性”收集、核驗紙質證明材料,最大程度讓線下報名的家長“只跑一次腿”。
同時,將招生期間采集的學生信息共享至學籍系統,用于建立新生學籍。邢順峰表示,今年秋季學期,全省預計超過120萬名小學新生、900萬條以上信息實現共享,減輕家長重復填報學生信息負擔。(孫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