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頭版 | 山東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山東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本報記者 李 波 侯琳良
智能化設備賦能,日照港糧食接卸效率提升50%,倉儲損耗率降至0.3%以下;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貫通發展,浪潮集團牽頭組建20多個產業聯盟、涵蓋2000多家成員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齊魯大地創新活力持續涌動,發展動能澎湃有力。
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山東在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大有可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強調:“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要搭建平臺、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p>
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在大有可為中實現大有作為。
山東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為方向,大力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推動創新資源涌向一線,既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又大力融通產學研
山東東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鉚足勁趕制訂單。這家位于昌邑市的企業,去年銷售收入大幅增長。
公司負責人徐建弟揭開謎底,“去年,我們從山東科技大市場買下山東科技大學持有的兩項發明專利和關鍵技術,化工產品的制備和合成效率大大提升。”
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轉化是關鍵環節。
山東搭建科技大市場,將科技成果擺上“貨架”,并提供人才、風投、中試、擔保等全鏈條服務。去年5月以來,掛牌交易科技成果1000余項,市場交易額超過10億元。近期,山東又出臺16條舉措,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最近,山東省高性能陶瓷與精密制造重點實驗室重組設立?!拔覀儬款^與山東大學聯合共建,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鄙綎|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欒強介紹。
2024年,全省重點實驗室重組、重大科技項目90%以上由企業牽頭。今年,山東將依托龍頭企業建強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高水平建設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平臺,用好科技大市場和“山東好成果”發布機制,強化產學研融通創新。
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坐落在煙臺黃渤海新區的萬華化學集團,是全球聚氨酯行業的領軍企業,僅2024年就申請發明專利約1200件。“這背后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奔瘓F董事長廖增太脫口而出,“科研經費上不封頂,按需來給,沒砍過!”
透過萬華化學“砍啥都不能砍科研經費”的這扇窗,可以窺見山東對科技研發投入力度之大。2024年,山東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9.4%。今年,山東將加快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
“我們要不斷搭建產學研‘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完善企業主導的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鄙綎|省科技廳廳長孫海生說。
全面釋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效能,既推動量的增長,又注重質的提升
深夜,勝利油田野外井下作業現場燈火通明。
在智能數控系統指令下,井口、井架、場地機器人高效運轉、配合默契,將油管一根根精準下入井內。
“這些智能化設備好比‘外科大夫’,風雨無阻為油井保養、檢修,效率高,能耗低,為油田增儲上產提供堅實保障?!眲倮吞镉蜌饩伦鳂I中心黨委書記、副經理王琦打了個比方。
山東是傳統工業大省,傳統產業在工業體系中占比一度達到70%。
如何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山東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統籌推進“以數強實”“以實壯數”,全面釋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效能。
“以數強實”,制造升級“智造”。
走進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煉膠古法煥然一新。“老字號不能‘躺’在博物館里,更應該向新而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程杰表示,數字化生產不僅提升產品合格率,還衍生出阿膠速溶粉等30多種創新產品。
“以實壯數”,數實“雙向奔赴”。
想數字化改造,卻苦于自身技術實力匱乏,山東極智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姚馳行一度犯愁。
在海爾集團旗下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團隊助力下,這家位于菏澤曹縣的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生產端全流程優化,還實現了個性化定制。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說出一組數據: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快速滿足11類個性模塊、1000多種用戶定制方案,目前已鏈接企業90萬家,服務企業16萬家。
透過卡奧斯看山東——2024年,山東推進數字產業化“十大工程”和產業數字化“八大行動”,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賦能產業升級,建成全國首個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青島、濰坊進入全國首批制造業新型技改城市試點。
今年,山東將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2萬個左右,整合建立18條標志性產業鏈和66條重點產業鏈,新增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10個,推進整縣和鏈群數字化轉型試點。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放大產業體系完備優勢,又培育發展新動能
走進位于煙臺海陽市的東方航天港,一條長約6公里的航天大道,串起一條商業航天完整產業鏈。
這座我國唯一既有生產制造能力又具備發射條件的海上發射母港,投入運行以來,已參與十多次火箭發射保障。
為何選擇煙臺?“海陽港地理位置優越,滿足布局‘前港后廠、出廠發射’。”東方航天港集團董事長高中前直言,“更重要的是山東制造業發達,海陽航天產業配套能力強。”
作為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山東堅持先立后破、突出重點,強化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旋轉清掃、“吞”進垃圾,噴頭沖洗、地面潔凈……每天清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街頭,50多輛新型環衛車準時“上崗”。這款搭載新型氫燃料電池的環衛車,1小時可以清掃地面7000多平方米,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每百公里減少約65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圍繞“制儲運加用”各環節,山東聚集眾多氫能相關企業、研究機構,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開拓了一批示范應用場景,成為全國氫能產業鏈最完整的省份之一。
既瞄準“國之大者”的戰略目標,又踩實產業升級的每個臺階。山東以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為抓手,加速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產業鏈生態。
今年,山東將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等集群發展,深化“人工智能+”行動,加快培育濟南量子科技、青島深海空天、煙臺商業航天等特色園區,高標準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園區。山東還提出,到2027年,努力推動標志性產業鏈領域形成200項左右重大創新成果。
黃河入海口,泥沙沉積形成的“潮汐樹”每天都在重塑形態。這恰似山東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既有奔涌向前的堅定方向,又保持著隨機應變的無限可能。
“確?!奈濉巹澞繕巳蝿請A滿完成,山東務必挺膺擔當?!鄙綎|省委書記林武說,山東將堅定不移加快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創新高地和科技創新策源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本報記者李蕊、王者參與采寫)
《人民日報》(2025年5月4日 1、2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