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姿跑好接力棒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也是五四運動106周年紀念日。穿越百年風雨,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民族”的吶喊至今仍在激蕩。這是歷史的回聲,也是時代的新聲。
當時代的聚光燈打在當代青年身上,“奮斗”二字正以千萬種姿態綻放出璀璨光芒。實現全面國產替代,來自濟南二機床的王傳英,主導研制的大型沖壓生產線,裝備了國內幾乎所有新能源汽車主機廠;端牢能源飯碗,來自勝利油田的姜祖明,成功研發出粘彈性顆粒驅油劑,使老油田經濟有效期延長10年;在黃河三角洲,長期從事生物多樣性監測的趙亞杰,守護著374種鳥類棲息的核心區域;在東方航天港,年輕的海上火箭發射及回收技術攻堅團隊,成功將89顆衛星送上預定軌道……這些青春敘事一再證明,當代青年吃得了苦,挑得起擔子,扛得住責任。
青年、時代和國家,共同的特點是“向上”。越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中,越要靠堅定的奮斗精神保持前行的主動權,越要頂住外部的壓力,穩住“向上”的勁頭。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蘊含著國家發展之軌跡;在社會加速變遷、價值多元碰撞的環境下,如何以奮斗定義青春的方向,則體現個人理想之坐標。
什么樣的奮斗更有意義?只有將個體奮斗嵌入國家發展的脈絡中,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廣大青年要懷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增強國之能,把個人奮斗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貢獻青春力量,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如此,青春才能有更崇高的意義,奮斗才能有超越時空的價值。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當前,我們正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正是年輕一代展示才華、大顯身手的好時候。比如,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更多年輕人有機會在新質生產力的突破中“挑大梁、當主角”;再比如,志愿服務天地廣闊,呼喚更多有志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到西部、鄉村、基層發光發熱,練就過硬本領,發揚奮斗精神。聚焦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需,不管是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攀登高峰,還是以“敢為天下先”的銳氣開辟新路,廣大青年施展才干的天地無比寬廣,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人人都能在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中,找到奮斗的支點。
“青年之文明,奮斗之文明也,與境遇奮斗,與時代奮斗,與經驗奮斗。”跑好歷史的接力棒,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寬廣舞臺上綻放絢麗的青春光彩,就是對五四精神最好的傳承。(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評論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